
麝雉:麝雉目、麝雉亚目、麝雉科、麝雉属鸟类,属中大型鸟类。体长60-66厘米,但体重仅有810克,看起来十分的瘦弱。在国内并没有野生种群分布,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,包括玻利维亚、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厄瓜多尔、法属圭亚那、圭亚那、秘鲁、苏里南、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,栖息于经常遭遇洪涝的雨林中。
麝雉属留鸟,不进行迁徙活动。它们的习性较为奇特,虽属鸟类,却不擅飞行,擅长游泳,所以喜欢在水面上方的树枝上筑巢以及活动,当发现敌害时会进入水里逃生。喜结群,在雨季来临时,它们会结成2-7只的小群活动,而在旱季,它们的鸟群成员将更加的多,能达到20-30只。和大多数鸟类活泼好动不同,它们较为安静除觅食以外,它们很少活动,更不用说飞行和游泳。很多时候都是如同蛙类一样长时间地坐卧在枝头。
一般会在黎明前和午后进食,进食前会在树上慢悠悠的转来转去,仔细的寻找喜欢的一串树叶,找到后会用鸟喙把树叶摘下来,然后再吃下肚去。吃到兴起还会又跳又哼,但它们的鸣叫声就差强人意。它们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,难以消化。但生命终会寻找自己的出路,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,它们的嗉囊已经进化成了一个能把食物预先处理的气管,其中还生活着很多共生的细菌,能把树叶分解,然后再进入胃中,这种方式跟一些反刍食草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麝雉属杂食性鸟类,主要以植物叶片、花朵以及果实为食,有时也会进食小鱼、虾蟹等小型动物。
麝雉繁殖期为每年的4-8月月,结群繁殖。但它们的繁殖较为奇特,在一个鸟群里只有一对是真正的夫妻,其他的个体都是保姆,它们会帮助领地的主人保护领地、看护幼鸟、搭建鸟巢,甚至还会帮助领地主人交配。而这些保姆会做帮助领地主人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经验,并被允许做领地内觅食生活。并且一但领地的主人发生意外,它们就能取而代之。其鸟巢一般搭建在离水面2-6米横生长在水面上的枝杈间,用草棍和树枝搭建搭建而成,较为简陋。
当鸟巢建好后,雌雄亲鸟就会交配产卵,雌鸟每窝产卵2-6枚,多为2-4枚,卵呈奶白色,大头的一端有这红色的小点。产齐后开始孵卵,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,孵化期为28天左右。雏鸟晚成性,出壳时身上覆盖有稀疏的羽毛,并且每只翅膀的弯曲处都有两只小爪,当它们成长到7日龄时就能自己攀爬树木寻找食物。当遇到危险时,它们会直接跳进水里游走,危险离开后再游到鸟巢下方,依靠爪子和翅爪爬上树枝,回到鸟巢。随着一天天成长,大约19周后,幼鸟的翅爪就会自行脱落,而此时的幼鸟也已经能够飞行。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